- 对照翻译:
吴无君,无大夫,此何以有君,有大夫?
吴国本无所谓国君,无所谓大夫,这则记载为什么承认它有国君,有大夫呢?
贤季子也。
为了表明季子的贤啊。
何贤乎季子?
季子贤在哪里呢?
让国也。
辞让国君的位置啊。
其让国奈何?
他辞让君位是怎么一回事呢?
谒也,馀祭也,夷昧也,与季子同母者四。
谒、馀祭、夷昧跟季子是一母所生的四兄弟。
季子弱而才,兄弟皆爱之,同欲立之以为君。
季子年幼而有才干,兄长们都爱他,一起想立他做国君。
谒曰:“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,季子犹不受也。
谒说:“现在如果就这样仓促地把君位给他,季子还是不接受的。
请无与子而与弟,弟兄迭为君,而致国乎季子。
我愿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,由弟弟依次接替哥哥做国君,最后把君位传给季子。”
皆曰诺。”
馀祭、夷昧都说行。
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,饮食必祝,曰:“天苟有吴国,尚速有悔于予身。
所以几个哥哥在位时都勇敢不怕死,每次就餐必定祈祷,说:“上天如果让吴国存在下去,就保祐我们早点遭难吧。”
故谒也死,馀祭也立。”
所以谒死了,馀祭做国君。
馀祭也死,夷昧也立。
馀祭死了,夷昧做国君。
夷昧也死,则国宜之季子者也,季子使而亡焉。
夷昧死了,国君的位置应当属于季子了,季子出使在外。
僚者长庶也,即之。
僚是寿梦的庶长子,就即位了。
季之使而反,至而君之尔。
季子出访回国,一到就把僚当作国君。
阖庐曰:“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,而与弟者,凡为季子故也。
阖闾说:“先君所以不传位给儿子,而传位给弟弟,都是为了季子的缘故。
将从先君之命与,则国宜之季子者也;
要是遵照先君的遗嘱呢,那么国君应该季子来做;
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子,我宜当立者也。
要是不照先君的遗嘱呢,那么我该是国君。
僚恶得为君?
僚怎么能做国君呢?”
于是使专诸刺僚,而致国乎季子。”
于是派专诸刺杀僚,而把国家交给季子。
季子不受,曰:“尔杀吾君,吾受尔国,是吾与尔为篡也。
季子不接受,说:“你杀了我的国君,我受了你给予的君位,这样我变成跟你一起篡位了。
尔杀吾兄,吾又杀尔,是父子兄弟相杀,终身无已也。
你杀了我哥哥,我又杀你,这样父子兄弟相残杀,一辈子没完没了了。”
去之延陵,终身不入吴国。”
就离开国都到了延陵,终身不入吴国宫廷。
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,以其不杀为仁,贤季子。
所以君子以他的不受君位为义,以他的反对互相残杀为仁,称许季子的贤德。
则吴何以有君,有大夫?
那么吴国为什么有国君,有大夫呢?
以季子为臣,则宜有君者也。
既承认季子是臣,就应该有君啊。
札者何?
札是什么呢?
吴季子之名也。
吴季子的名啊。
春秋贤者不名,此何以名?
《春秋》对贤者不直称其名,这则记载为什么称名呢?
许夷狄者,不一而足也。
认可夷狄,不能只凭一事一物就认为够条件了。
季子者,所贤也,曷为不足乎季子?
季子是被认为贤的,为什么季子还不够条件呢?
许人臣者必使臣,许人子者必使子也。
认可做人臣子的,一定要使他像个臣子;